ISO26000认证审核基本范畴
A.组织治理:
1.涉及组织的管理体系设立和如何提高管理效率。
2.审核组织是否建立了有效的治理机制,包括决策过程、透明度、责任归属等,并评估其道德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责任的要求。
B.人权:
1.包括公民和政治权利、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、弱势群体权利以及工作中的基本权利。
2.检查组织是否尊重并保护人权,避免侵犯员工、消费者、社区成员等利益相关方的人权。
C.劳工实践:
1.涉及就业和劳动关系、工作条件和社会保障、社会对话、职业安全卫生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等。
2.评估组织在员工招聘、薪酬、福利、健康与安全等方面的实践是否符合国际劳工标准,并检查其是否尊重员工权益,促进员工发展和多元化。
D.环境:
1.包括承担环境责任、采取预防性方法、采用有利环境的技术和实践、循环经济、防止污染、可持续消费、气候变化、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等。
2.审核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和措施,包括节能减排、废物管理、污染控制等,并评估其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。
E.公平运营实践:
1.通过鼓励公平竞争,提高商业交易的可靠性和公平性,防止腐败和推进公平政治进程。
2.检查组织是否遵守法律法规,进行公平竞争,反对腐败和贿赂行为,并评估其是否建立了有效的合规性管理机制。
F.消费者问题:
1.包括公平营销、信息和合同实践、保障消费者健康和安全、促进有益环境和社会的产品和服务、消费者服务、支持和争议处理、消费者信息和隐私保护等。
2.评估组织是否尊重消费者权益,提供安全、可靠的产品和服务,并检查其是否建立了有效的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。
G.社区参与和发展:
1.涉及组织对社会发展的贡献。
2.审核组织是否积极参与社区建设,促进社区发展,并评估其与社区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。
ISO26000认证审核难点
1.标准要求的全面性:ISO26000标准覆盖了包括劳工、环境、人权、公平运营、消费者、社区参与和发展等在内的多个方面,要求企业全面考虑其社会责任行为。
2.管理体系的复杂性: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,包括政策制定、程序执行、绩效监测和改进措施等多个环节,这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。
3.审核过程的严格性:认证机构将派遣专业审核员对企业进行现场审核,全面评估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是否符合ISO26000的要求。审核过程严格,需要企业提供充分的证据和文件来支持其管理体系的有效性。
4.持续改进的压力:获得认证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停止其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改进工作。企业需要持续关注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,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其管理体系。
综上所述,ISO26000认证审核的基本范畴涵盖了组织治理、人权、劳工实践、环境、公平运营实践、消费者问题和社区参与与发展等多个方面。而审核难点则主要体现在标准要求的全面性、管理体系的复杂性、审核过程的严格性以及持续改进的压力等方面。